老兵老照片讲述“光阴的故事”
为纪念特区改革开放以及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30周年,昨日上午,由深圳市史志办、越众集团和香港卫视联合主办的《筑·迹——杨洪祥基建工程兵历史图片展》在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越众产业园历史影像博物馆开展,8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再次揭开第一代拓荒者建设深圳特区的传奇画卷。原基建工程兵老首长、老领导和深圳各界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揭幕仪式。展览时间将持续到9月26日。
照片摄于1982年至1985年
基建工程兵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特殊的兵种,成立于1966年8月1日。30年前,两万基建工程兵遵照国务院、中央军委的命令,来到深圳参加特区建设,成为当时深圳十万建设大军中颇具战斗力的生力军,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深圳市民誉为特区建设的“拓荒牛”。
短短30年,将深圳由边陲小镇变为繁华的经济特区,开创传奇的正是两万个拓荒深圳的基建工程兵,杨洪祥正是其中一员。他作为专职新闻报道员写过大量关于基建工程兵的重要报道,是部队有名的“笔杆子”,写过“深圳的八大文化设施竣工”、“深圳建直升机机场”等大新闻。
本次展览的照片,集中拍摄于1982年至1985年,即基建工程兵转业前后这一段时间,部分照片反映了基建工程兵转业前的生活和工作场景,让人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在此次展览中,著名摄影师周顺斌也挑选了自己10幅反映基建工程兵风采的照片友情协助参展。周顺斌和杨洪祥曾经是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战友,1981年南下深圳,在0049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。珍贵的镜头凝固了30年的光阴,记录下这一段笔墨浓重的历史,见证了深圳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奋斗、自强拼搏、创造奇迹的过程。
杨洪祥将捐出全部展览照片
本次展览的策展人、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董事长应宪介绍,在基建工程兵1983年成建制转业之前,杨洪祥拍摄了几百张反映基建工程兵艰苦创业、学习生活的照片,是拍摄和保存基建工程兵影像资料最多的深圳老摄影家。
《筑·迹》摄影作者、基建工程兵战士杨洪祥先生作为曾经艰苦创业的经历者,感慨颇多。他说,作为一名深圳人,他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,所以才有这些照片。拍摄的过程,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。这些照片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早期过程,深圳新闻资讯 ,它们体现了一种精神,是特区早期建设者精神的灵魂、是实现“中国梦”的源泉。
杨洪祥最后表达了一个心愿。这些照片,从被拍下来的那一刻起,就注定了属于这个伟大的城市,属于千秋万代,它们应该被珍藏在博物馆,珍藏在世人心中。在这个展览后,他会把所有的底片和照片分别捐献给深圳市博物馆、深圳市史志办、深圳市越众工程兵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留存。
30年前,杨洪祥透过这部廉价相机的镜头看见的那些军装,那些脸庞、那些汗水,那些工地,那些路途,被定格在汕头出产的公元牌黑白胶卷上。凝固的光阴一直在杨洪祥家的抽屉里沉睡,今天再与世人见面,这些照片带着开天辟地的味道与气息,好像一切就在眼前,从未变化。
——陈远忠